韵书
𥰙 𠻗 𦃇 𣮉 𠠍 𢤂 𩧋 𥌛 𩌃 𢾁 𨵈 𩇯 𤪌 𧡺 鬿 𧰙 𪘫 㺿 𢓡 𤇴 𧋘 𥉘 𧡨 𦉈 𨛬 𧢦 𢜽 𡖂 𦝢 𧝋

去声作阳平声

𥝈 𥳊 𦒎 𨘇 𢈶 𢖫 羿 𢘽 𥰰 丿 𩊒 𤤺 𢢞 𡢖 𢰂 𧫚 𩪧 𤹝 𩍘 𣖾 𥉆 𥉻 𩥉 𤫝 𨿠 𢄢 𩏚 𠭥 𢴨 𥄔 浿 𣨶

拼音:tì  韵部:
  • 婴儿的包被。

拼音:xī  韵部:
〈动〉
  • 脱去衣服露出上身
    • 裼,袒也。从衣,易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裼,脱衣见体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    • 襢裼暴虎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大叔于田》
    • 襢裼,肉袒。——《尔雅》
    • 徒裼以趋敌。——《史记·张仪传》
    • 闻战,顿足徒裼。——《战国策·初见秦》
    • 曹君袒裼而观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十过》
  • 又如:袒裼(袒、裼都指脱去衣服,露出上身,但袒还指脱去衣袖露出上臂,问吉凶露左臂,受刑露右臂);裼袭(古行礼时,袒外衣而露裼衣,且不尽覆其裘,谓之裼裘。非盛礼时,以此为敬)
  • 脱去外衣露出内衣
    • 裼降立。——《仪礼·聘礼》
〈名〉
  • 古代加在裘上面的无袖衣
    • 裘之裼也,见美也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